查看原文
其他

【兔字丨周记】实盘2023/4/29(劳动节,所以全是闲聊)

食兔君 兔子书斋
2024-09-20

#洞见-True:

不靠谱的坏知识( ﹁ ﹁ ) ~→:

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它的由来始于1886年的5月1日,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举行了大罢工(之前时长几乎都超12小时),经过30多万人的艰苦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上最终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小红书

本周交易


本周交谊舞(交易无,ヾ(≧ ▽ ≦)ゝ)

当前持仓

历史收益

2023年年内收益2.04%。

将👇👇图换为近一年收益折线图。

没有啥原因,就是想换着看看,因为👇图已经有历年收益了。


其他事项

同志们,五一快乐!享受长假吧!

今天我们纯闲聊。

(五一,所以把周记延迟到下午5点,嗯,不愧是我。o(* ̄▽ ̄*)o)

不知道面对难得的长假,大家有没用去挤景点、当「特种兵」呢?

我赶在劳动节前2天回到老家,开始种菜喂鸡、撵猫逮狗的生活。

节奏慢下来后,啥都懈怠了,以至于吃完午饭洗完碗之后,我才想起今儿是周六……

本周有不少关注企业的财报陆续发布,有惊喜也有不尽如人意。

目前除了洋河的年报外我还一篇没看(所以对应的估值也没有调整,比如古井贡B),所以本周的周记更多只是个引子,五一少忙时,逗狗读闲书,如果在后续阅读中有值得分享的内容,我也会在假日里低调推送。

本周的话,还是看些「新闻」吧。

1.洋河2022年年报

详见周四文章《2022H2:洋河股份》

【文章简介】文章主要讲了洋河在2022年的业绩和资产负债情况。洋河在2022年实现了18.8%的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理财的亏损;货币资金量大幅提升,债权类资产的比例减少,显示出它保守的投资倾向;在未来规划的项目中,总预算数破亿的项目只有七项,比较保守;合同负债减少看似多但比例正常,调节利润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当前白酒行业的未来颇受人关注,业内自身对白酒的发展也是持中性态度的。

2.腾讯的股权激励

腾讯在4月24日晚发布了《建议採纳二零二三年购股权计划、建议採纳二零二三年股份奖励计划及股东特别大会通告》,将施行2023年计划代替之前的2017年购股权计划(10年期)、和2013年、2019年的股份激励计划(15年期)。

其中2023年购股计划授予的购股权不超过总股份数的3%(2.87亿股);股份奖励计划的授予股票数不得超过总股份数的4.5%(4.31亿股)、用作激励的新发行股票不超3.5%(3.35亿股)。

此前计划中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和增发股票仍然按原规则执行、不计入其中。

这里做一个小科普:

购股权,即赋予某人(被激励人)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这次是规定至少1年后行权,这一块历史以来都比较复杂、留的口子很多,投资者只要知道能在未来行权即可)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股份面值<这个上市公司一般不可能>、股份于授出日期的收市价及股份于紧接授出日期前连续5日的平均收市价中的高者)和限制条件(一般在财报发布前1个月内不能给予,和回购静默条件类似)购买公司股票的一种权力,被激励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行使权力。

股份奖励则是直接给予某人(被激励人)股票奖励(可以延迟给予)。

其中购股权使用更为广泛、股份奖励激励效果更好(因为有时候甚至0元给予),实践中往往是二者混用的。

二者还有一点不同:股份奖励可以由董事会直接决定、无须经过股东大会,更灵活一些。

股份奖励的来源在港股中基本是增发(因为回购的都注销了,约定里的新股给予不超3.5%说的是通过规则后的新增股,并不是指剩余1%的股票可以通过回购获得,只有A股可以回购后用于激励),所以为人诟病,实际上回购注销和回购激励其实没啥差别……回购本身只有价格合理不合理的区别。

关于回购部分常识,可参见《尝试讲透「非国际准则净利润」》

投资者对这件事情应当是……毫无反应,毕竟腾讯的人均盈利能力属于国内互联网厂商的头部,和字节不相伯仲(都是人均500万左右营收),你的员工一年能赚500万,而你要做的只是从他应得的奖金中分出部分、以股票的形式给他们,还能省下现金,又有什么可指摘的呢?因此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在互联网行业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有的同志感到腾讯这两年股份增发严重,实际上是因为……腾讯这两年业务扩大、人多了不少。(冷知识:不算不知道,去年腾讯回购了1亿股,却只增发了不足7000万股,居然把总股本控制住了)

以上是纵向对比,横向来看,未来10年内增加4.5%的股本,也并非什么天崩地裂的事情,有的互联网公司平均每年都会增发4%以上的股本用为激励,投资者反而更兴奋了,因为代表着「初创」、「梦想」、「前景」,总之就是奇奇怪怪……

闲聊·3.腾讯游戏的「王座」动摇不动摇

顺便吐槽一下腾讯今年的游戏状况。

今年以来,腾讯接连上线《黎明觉醒》和《合金弹头:觉醒》,从效果来看,都不太「觉醒」,其中《合金弹头》有经典IP加持、表现略好一些。

一时间,市场上关于「腾讯游戏王座动摇」「腾讯压根儿不会做游戏」之类的观点又喧嚣了起来。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看:

一方面,此类观点是中肯的。

本月,米哈游携《崩坏:星穹铁道》冲击游戏圈,制造了3000万预约、近1000万首日登录的恐怖数据(我爸下午3点多更新完毕、注册,UID排到了800多万……)。

比一类爆款更恐怖的是,这款游戏居然很「好玩」。

《崩铁》有很多「缺点」:回合制、战斗画面生硬、UI设计一般、不能跳过大招、不能跳过剧情……

但它「好玩」,诚意满满。

作为投资者,以往分析游戏时,我们往往淡化「好玩」这个因素,因为好玩的游戏不一定赚钱,这是单机时代遗留的弊病。

《古剑三》好玩嘛?但真正赚钱的还是不太好玩的《古剑OL》和完全不好玩的《木语人》(《白荆回廊》不知道如何,但从一测来看也挺一般的)。

可米哈游这套「精品」+「抽卡」的打法,彻底颠覆了业界的既往,《崩铁》里优秀的支线剧情、优秀的建模、漂亮的音画联动、海量的玩梗都使得这款有致命伤的游戏非常「好玩」,虽然热度下降后,它注定会如《守望先锋》在国内那样快速过气,但至少它能留下那些喜欢JRPG的玩家,回本+持续赚钱是必然的。

当前的米哈游,非常像2004年的暴雪,作品少而精、诚意满满,气运所钟、风头无二,它的下一款游戏《绝区:零》,同样会是个爆款。

而腾讯游戏面临的问题就是老三样:敷衍的剧情、无处不在的氪金、点不完的小红点——

吐槽里提到了《蛋仔派对》也是。《蛋仔》刚出来的时候反应平淡,如果生在腾讯,直接被砍掉的概率很大,根本不会有见证爆款的机会。

我这两年里,只要提到腾讯游戏就会吐槽这种「大厂病」,希望腾讯能从接二连三的失利中明白一个道理——大人,时代变了,玩家真的可以为爱买单了。

另一方面,这类观点太过悲观。

腾讯的游戏基本盘并未出现致命问题,其业绩增长依旧有很高的确定性。国内游戏基本维稳,海外游戏依靠老打法还有增长空间,因此,虽然管理层需要认真注意,但投资者无须因为新生强者挑战其地位而惊慌腾讯在游戏方面的能力和投资意义。

这套观点我在上周上月上年度都有提过,今天是闲聊,且以吐槽腾讯为主,所以观点就不再重复了,可以详见公众号「腾讯控股」tag下的具体内容——

(👆可怜的阅读量😂)

闲聊·4.不动产权登记政策

还说5点发布,笑死,根本发布不出来。

我不明白这块为什么不过审,没有敏感词啊😂

再试一次,只摘录观点:

1)4月25日宣布的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会客观上促进房产税的到来。

历史惯性:这项政策规划了10年,目前相关配合生态趋于完善。

工具:不动产全面登记为房产税征收提供了基础和工具,但有工具不代表会立刻实行,

2)即使如此,在短时间内(3-5年)实施房产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疫情后的现状:购房意愿回暖但有限。

地方gov意愿:收税杯水车薪、实施难度大。

征税比例:扣除免征面积后的征税也不会太夸张,不然深究起来,征房产税其实是不合理的——我们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房产税的计税基础是房产面积,要征房产税就得退还70年土地使用权之部分。

因此,短期内房产税没有实施基础,或者参考上海、重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不过这样又会遏制买房意愿。

3)房产税必然导致房价下跌,跌多少要看具体政策;揣测最终房产税在免税面积之外不会超过1%。

持有房产的代价增大了,持有房产的意愿就会下降,必然带来房价相对于未施行房产税前的房价下跌。

闲聊·5.本月读书

本月大多时间都在旅途中,阅读不多,所以干脆弄个合集——

这是我在notion上弄的自定义模板,不是任何软件。

三本都值得推荐。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的诗词评述,历来备受推崇,其原创的「境界」之说更是时常为分析师引述。我们熟悉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等著名评论便是出自此书,没看过的同志可以一看。

我这次是在方所看的叶嘉莹讲评本,感觉很不错。首先是因为叶先生也是诗词大家、且一生命途多舛,所讲内容专业程度高、感情真挚;其次是因为这个讲评本附带了原词,和附录了词牌名解释,有利于我这种记性不好的家伙温故知新;最后当然是讲评本做工比较精美、看着舒服。

全书很小、很薄,289页,一个下午、两杯咖啡就能看完,适合于假期。

《吴劲草讲消费行业》是一本粗看惊艳,后续却乏善可陈的书。全书十个章节,详细讲述了身为消费行业资深投资人的作者对这个行业的理解,非常值得一看——

我做了书摘,在「阅读原文」处可见,大家感兴趣可移步一观。

其中最重要的结论,除了「品牌记分板」和对品牌等级的区分外,我觉得还有:

【消费品公司的特点】消费品公司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强」,在已经体现出很强能力的基础上,依然可以继续强化自身,在已经发展多年的基础上,依然可以继续进化。

【消费品行业的牛股】行业规模和渗透率提升的(新的消费习惯,或新的技术产生了新的消费范围):要对新兴消费习惯有敏锐度。

市占率提升的(市场相对成熟后同类企业中的搏杀,有独特的护城河):要对企业的能力,竞争的格局,还有经营数据有细致的跟踪。

价格带提升的(品牌具有全域的定价能力,产品价格能长期跑赢CPI):要对优秀的企业非常熟悉,并进行十分细致的跟踪。

我本来想就本书单独成文的,题目叫《剑招当拳术——读<吴劲草讲消费行业>》,大纲都拟好了,旅行途中、耽搁许久,也就放弃了,大概意思是:

施展剑招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剑,无名先生那种「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天剑」境界,殊为难得。

这也是机构研究者的惯有状况,其投资决策依赖于对行业周期和大方向趋势的判断,由天至地、自上而下,颇有些学习难度。

把握大势何其难也,且把握大势者无不「乐天知命」「敬神明」,容易以市场涨跌论英雄:只要股价涨得好,就必然有道理,且能分析出道理来。

个体投资者也容易囿于此间,去为上涨下跌寻借口、找理由,莫得意思。

我们练拳的人就不是,稳固于地,扎根「四大基石」,甚至不去贪天之功,只打自己能打的对手。

这个企业的模式不好、利润不真,其涨跌我就丝毫不看,因此也不会懊恼于错过什么。我不用战尽天下英豪,只要一技傍身,一套拳法,退能退之敌,即可。

吴老师一再强调,不同的消费企业要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关注重点,却很少提及所有的钱都是一样的,我们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应当胜过不同行业的差异,因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他是可以选择参与的行业的——我不用管申洲国际是强是弱、也不用为其股价上涨找借口,我可以直接不看它(不懂申洲国际,仅举个例子)。

所以吴老师的这本书更像是剑谱,我们学拳的,也可以参观参观。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杨天南老师翻译的大厚本(452页),作为唯一一部由巴菲特署名的书籍,其经典、其价值性不言而喻。

里面金句颇多、涉及各类型思考,任何一位投资都会在阅读过程中数次于老巴共鸣。

闲聊时间太长了,不详述,反正强烈推荐之。

申  明

周记仅为本兔的个人投资记录,如果照抄作业的话,赚了是你厉害,赔了你大可以骂我,但似乎也于事无补。

所以,对于投资行为,我不做任何推荐,请坚持独立思考、多看一二、狡兔三窟,千万不要拿着四五年内会用到的钱做投资,也别被人骗了,求求各位~



留 言 处 👇


点击「阅读原文」,里面有一些框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兔子书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